时间:2025-09-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的背后,既凝聚着亿万农民的辛勤汗水,也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持续的科技进步和完善的服务支撑。这些力量奔涌交织,汇聚成一条条清晰的“丰收脉络”,正在神州大地上跃动。
在这条脉络中,新洋丰以科技为笔,以责任为墨,扎根田间,把创新产品变作稳产的保障,把专业服务化作增收的路径,用累累硕果回应着粮食安全的时代命题,也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六月的山东济宁,麦浪滚滚。收割机轰鸣穿梭,金色麦粒从机舱倾泻而出。任城区长沟镇前海村种植户王忠海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忍不住笑着说:“这麦子长得太好了,收割机都喊累!”
谁能想到,一年前,他对新洋丰的新型肥料“洋丰硫”还充满疑虑。新洋丰中原大区鲁西分公司业务员王远喜没有急于推销,而是建议他先在玉米地里试用洋丰硫27-5-6,并由他全程跟踪服务:十天一回访,随时观察根系长势、苗情以及病虫害等问题,并提供专业对策方案。那一季玉米平均亩增产200斤,让王忠海彻底放下了心。
有了玉米的成功经验,小麦播种时节,王忠海索性将1300亩小麦用肥全部交给新洋丰,订下60吨洋丰硫18-20-6复合肥。今年6月,小麦收获前夕,王远喜特意在一块只施底肥的地里竖起示范牌,组织观摩会,“不追肥也能长得好,更能说明问题。”观摩会上,有大户当场拨开麦穗,揉出饱满的籽粒,直呼:“线亩小麦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1410斤,比周边地块高出205斤。王忠海感慨:“用了洋丰肥,收成就是不一样。”
盛夏的黑龙江甘南县,稻花飘香。种植大户赵全一边抚摸沉甸甸的稻穗,一边招呼邻居:“你们自己看,这就是洋丰的效果!”
过去,他总觉得自家水稻长势比别人差。2024年,他试着做对比试验,结果亩产增加了134斤。今年,他干脆大面积用上“洋丰双控”寒地水稻玉米专用肥。前期返青快、分蘖好、根系发达;后期植株健壮、穗大粒饱、叶色浓绿。
8月24日观摩会上,百余名种植户站在田埂上,亲眼看着测产结果:示范田亩产1440斤,比对照田多出120斤。按1.5元/斤计算,450亩地总增收超过8万元。有人掰开稻穗惊叹:“籽粒这么饱满,确实不一样!”
在寒地低温、积温不足的环境下,传统施肥方式常常难以保证稳产,而新洋丰“控流失+控损失”的双控技术精准匹配了作物关键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把气候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稳产增收的确定性。
在福建长汀濯田镇,槟榔芋是远近闻名的特产,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近些年,当地土壤酸化、重茬等问题让种植户们头疼不已。赖长标的田里却是一片生机:枝叶繁茂,块茎膨大,把垄沟的土都顶裂了。
观摩会上,340名农户见证了这一幕:示范田亩产4200斤,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700斤,按照1.6元/斤计算,亩增收达1120元。还有老农户感叹:“这田还能再长一个月,至少还能多500斤!”
赖长标的秘诀就是“洋丰至尊”套餐。这一套专门针对土壤酸化和重茬问题设计,由“洋丰至尊”中性复合肥、“百倍邦福根多”水溶肥和“洋丰豆”生物有机肥组合而成,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还让芋头品质和产量逐年提升。“别人地里连作就衰,我这反而越种越好。”赖长标笑着说。
“洋丰至尊”套餐肥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一季的丰收,也为长汀槟榔芋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一特色产业走得更稳、更远。
在湖南隆回县周旺镇的示范田里,一锹下去,洁白饱满的龙牙百合鳞茎盘结而出,根系雪白粗壮。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鲜百合亩产4026斤,比对照田高出752斤,每亩多赚1.1万元。
“这产量!这根系!神了!”围观的农户纷纷称赞,示范户邓建国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指着根系说:“今年春天雨水多,周边不少百合都感染根腐病蔫了,我这块地一点事没有。用了洋丰至尊百合专用套餐肥,根系就像多了一道‘防护墙’。”
龙牙百合是隆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更是当地农民的“金疙瘩”,对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极为挑剔,尤其怕土传病害。针对这一产业“痛点”,新洋丰农服团队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了“洋丰至尊+洋丰豆”套餐:一方面通过有机活性物质激活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强根系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长效、速效供能,满足百合关键生长期的营养需求。
科学施肥让“娇贵”的作物实现了品质和产量的双提升,也为龙牙百合这张“金名片”擦亮了底色,为隆回的农民丰收增添了更多信心。
丰收的脉络,在金色的稻浪里跳动,在饱满的麦穗里生长,在芋田与百合地里蔓延,它串联起各地农民的笑容,也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在这个丰收季,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五谷丰登的喜悦,更是中国农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强音!未来,新洋丰将继续与亿万农民并肩前行,让丰收的脉络在广袤田野间铿锵跳动,让幸福的颂歌在古老土地上澎湃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