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农村“建房潮”兴起?60后70后或成保住宅基地最后一代人

时间:2023-06-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农村房屋建得越来越气派、越来越漂亮,相比之下,普通的城市楼房要逊色很多。

  目前,在很多农村,又掀起了新一轮“建房潮”,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的,都在争着建房子,引起了不少人围观。而且在建房者中,农村60后和70后是主力。

  其实,居住是人的最基本需求,而农村建房,则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居住,更重要的是,会涉及宅基地的保留,以及继承等问题。

  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多地已经完成了农村规划,而今年也正式成为落实这些规划的关键年份。既然要规划,当然离不开整村拆迁和新农村建设,前者可以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拆迁补偿,而以“宜居型农房改造”为代表的后者,则会让农民住上二层或二层半联排“小洋楼”。而农民若想享受到以上发展福利,及时翻建农房便是前提。

  与此同时,高度集中居住的城市是很方便,但是,农村独家独院的居住方式以及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则更适宜生存。因为一旦面临突发事件,独家独院的生活方式,既是天然的物理隔离,又能通过人员分散,从而大幅度降低集中伤亡的概率。并且,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能在物资供应上,拥有更强的自主能力和更高的保障水平。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若想享受农村规划发展福利,及时翻建农房则是这一切的前提,同时,不同于城市,农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更适宜生存。以上,就是现在在农村建房的好处,以及新一轮“建房潮”出现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建筑材料价格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也进一步促使“建房潮”越来越火热。

  目前,80后和90后是农村居民进城买房的主力,而考虑到房贷压力、生活压力,以及逐渐增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往往自顾不暇,即便有心回村建房,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样作为“社会新人”的00后,他们的资金积累刚刚开始,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建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父辈的60后和70后,便成为了建房主力。

  除此以外,在农村60后和70后的生命历程中,很多人都过过苦日子,而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变得更加务实,更明白保住农村资产(以宅基地为主)的重要性,这是主观因素。而“房地一体化”措施出台后,保护宅基地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翻建地上房屋,这是客观因素。因此,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60后和70后或成为保住宅基地最后一代人。

  一个是现在对于农村建房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般情况下,非本村集体户口人员,禁止随意翻建房屋,所以建议农民珍惜自己的户口。另一个是农村规划已经提速,留给农民建房的时间不多了,否则,规划一旦落实,将禁止抢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