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电视剧《亮剑》的后半部分,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因对军衔不满大闹军事学院是重头戏,这一段笑料不少,而后来老师长训斥他们的台词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有一句令人唏嘘不已:
是啊,革命年代牺牲了太多优秀的好同志,尤其是万分凶险的革命初期,很多高级干部都遭遇了不幸,就比如徐彦刚。
徐彦刚担任过红三军军长、红一军团参谋长、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并且他还是秋收起义走出来的优秀将领,从资历上来说,他足以被授大将。可惜的是,他在1935年就牺牲了,而且是被三名贪财的暴民所杀。
1925年川渝地区的学生们为反抗军阀欺压百姓,联合进行了罢课,但是很快遭到反动军阀的镇压,徐彦刚作为领头的学生被关进了监狱,直到老师出面担保,他才被释放。
出了这样的事,校方自然不敢再继续留着徐彦刚,父亲得知后也屡屡责备,认为他应该好好学习,不要管那么多事。徐彦刚对父亲的想法很不赞同,直言如今世道黑暗,唯有不断斗争,才能唤醒民众的意志,他愿意将余生献给这光荣的事业。
不久他辞别了家人前往重庆寻找党组织,结识了中共元老、着名教育家吴玉章,在吴玉章的教导下,他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并成功于1926年入党。
徐彦刚等人闻讯连忙追赶,奈何8月4日在九江时被反动派逮捕,虽然晚上他们就趁机逃了出来,但已不敢再从主要路线追赶起义军了。
正当他们不知该去哪时,在高安偶遇了正在此休整的平江、浏阳等县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反正都是受党领导,徐彦刚等人就加入了这支部队。9月9日,徐彦刚他们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失败了,但徐彦刚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因此到达井冈山后,徐彦刚被派去袁文才的部队中做思想工作。
一开始有人主张消灭他们,但毛主席严厉批评了这种思想,还特别强调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就必须要把这两支有群众基础的部队团结起来。
毛主席委托宁冈县委书记对袁文才、王佐进行了教育说服工作,随后又主动送出一百多支枪释放善意,这才让袁文才、王佐愿意接受改造。
能否将二人改造好,是关乎到起义军余部可否在井冈山站稳阵脚的关键一步,所以毛主席在挑选干部时非常慎重,最后让徐彦刚去袁文才部,何长工去王佐部。这是主席的信任,也是徐彦刚能力的体现!
后来徐彦刚了解到袁、王与驻扎在永新县东乡拿山的国民党民团司令尹道一有很大仇怨,便决定拿这个敌人来拉近跟同志的关系。
不久后徐彦刚进行了一番谋划,故意泄露消息说袁文才和王佐正在茨坪开会,尹道一得知后果然率人来攻打。徐彦刚让部队装作不敌,诱其深入,使尹道一放下了戒心。
尹道一部追至旗锣垭时又累又饿,敢准备就地休息,早已埋伏好的王佐部就杀出,先前逃的袁文才也带人杀回,尹道一部瞬间大乱,其本人也被击毙。此战之后,袁文才和王佐大摆七天宴席庆祝,也开始诚心诚意地接受了毛主席等人的领导。
之后徐彦刚也立下了诸多战功,龙源口保卫战中,他率部直冲敌人指挥所,使得敌人没有了主心骨乱做一团,最终我军取得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的辉煌战果;
黄洋界保卫战时,他指挥三个营与敌人四个团鏖战,打得敌人连夜撤退,毛主席盛赞徐彦刚在此战中最出彩;
第一次反“围剿”时,他带领红9师猛攻敌军右侧,在激烈之时他本人也冲上战场进行肉搏,最终配合兄弟部队歼敌九千余,还活捉的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第二次反“围剿”时,他率军全歼了敌28师......基本上中央苏区的每次战斗他表现都非常出彩。
在他的指挥下,我军俘虏了国军59师师长陈时骥、第11师师长肖乾、52师师长李明,凭借着这些功劳,他历任红3军军长、红1军团参谋长。
所以徐彦刚这个军事干部如果能活着,论资历和主席对他的信任,往后的职务也不会低,到1955年很大概率能被授予大将军衔,可惜他在1935年却遭遇了横祸。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徐彦刚则留守担任重建后的红16师师长,坚持与敌人作斗争。
1935年6月,蒋介石调遣了60多个团对徐彦刚所在的湘鄂赣根据地发起攻击,敌我悬殊,徐彦刚只能率部且战且退。在混乱中,他身负重伤,只能带着少部分人去到永修县云居山暂时休养。
由于敌人的封锁,徐彦刚所需的药品和生活物资难以得到供应,无奈只好与附近的老乡联系,时不时购置一些药物、食物。
这一来二去就被当地的黄姓三兄弟盯上了,此三人见财起意,摸清徐彦刚身边没多少人后,找了个机会尾随,然后残忍地用斧头杀害了徐彦刚及卫生员。这黄姓三兄弟本以为能从国民党那里拿到一万银元,但最后陈继承反悔只给了300。
可恨我军一代名将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被这贪财的几人谋害。国民党趁机大肆宣扬徐彦刚的死讯,想要打击我军的士气,朱德朱老总为之哀叹:彦刚同志的牺牲不仅为本党一大损失,亦为中国革命之重大损失,但精神不死,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荣一页矣。
徐彦刚的牺牲,一直是中央非常惋惜的事,新中国成立后还专门下令彻查。当时黄姓三兄弟只剩下黄盛彬还活着,他被捕后倒是很痛快地承认了罪行,最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倒是便宜了他另外那两名兄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