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轨交设备行业观察:沪渝蓉沿江高铁建设提速;20万公里路网目标引领增长

时间:2025-03-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024年1月至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5.4亿元,同比增长5.1%,铁路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渝蓉沿江高铁建设近期取得多项关键进展,武汉至宜昌段铺轨工程顺利完成,宜昌至涪陵段宜昌长江公铁大桥全面开工。与此同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的2035年铁路网20万公里目标,为轨交装备行业开辟了长期增长空间。

  沪渝蓉沿江高铁是连接长三角与成渝地区的重要通道,其武汉至宜昌段(武宜段)铺轨工程的完成,标志着线路主体结构基本成型。该段东接合肥至武汉高铁,西连宜昌至涪陵段,并通过宜昌枢纽与郑渝高铁衔接,形成贯通中西部的高铁骨干网。2月28日,宜昌至涪陵段控制性工程宜昌长江公铁大桥开工,进一步推动沿江高铁全线贯通进程。这一线路建成后,将缩短长三角、长江中游与成渝城市群的时空距离,促进沿线产业、人口与资源的高效流动。

  高铁网络的延伸对区域经济协同作用显着。以河南为例,其“米”字形高铁网已实现郑州至周边省会城市2至5小时通达,带动了高铁物流、临空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安徽则通过“高铁+旅游”模式,吸引长三角客源,2024年沪苏浙来皖游客占比达56.3%,文旅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此类案例表明,高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区域经济重构的关键驱动力。

  2024年开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1%的同比增长,重点项目推进高效。重庆东站进入静态验收阶段,西安至延安高铁全线隧道贯通,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等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显示铁路建设在稳投资、扩内需中的核心作用。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2035年目标进一步升至20万公里铁路网(含7万公里高铁),这意味着2026至2035年需年均新增高铁约2000公里,轨交装备需求将长期维持高位。

  政策导向的明确为行业注入确定性。2020年《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与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协同推进,从顶层设计层面保障铁路网建设节奏。未来十年,铁路新线建设与既有线路升级改造将共同驱动轨交装备市场规模扩张,涵盖车辆制造、信号系统、运维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行业企业需把握技术升级与国产化替代趋势,以匹配高标准路网建设需求。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