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买得太值了!”张阿姨一口气干掉了一个,第二天起来又把另一个菠萝削皮切块,榨成果汁喝掉了。
菠萝汁喝下去没几个小时,张阿姨就开始腹泻,一天跑十来趟卫生间,但因为都是正常大便,张阿姨也没放心上,以为是菠萝渣多通便。
结果,这“通便”效果持续了十几天,原本打算去医院检查一下,但张阿姨一想到再过半个月,就到预约体检的日子了,也没必要多花钱再去趟医院做检查。
就这样拖了半个月,直到张阿姨如约去当地医院做年度体检,在排队过程中,体检护士一眼看到了人群里面色蜡黄的张阿姨,马上拉住她:这个肤色看起来像是黄疸很高,建议直接做个肝功能检查。
检查发现,张阿姨的肝功能指标堪称“爆表”,谷丙转氨酶高达1400U/L(正常为0~40U/L),总胆红素接近400μmol/L(正常应小于26μmol/L),血白蛋白只有21g/L(正常人应为40g/L以上)。
张阿姨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室进行救治,进一步检查显示接近肝衰竭状态,随后转运至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接受治疗。
没有慢性肝病的病史、不喝酒、也没有服用肝损药物,每年体检身体健康,并且当地医院检查甲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指标都是阴性。浙大一院感染病科陈燕飞副主任医师经过仔细问诊,快速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常见会导致肝损的可能。
“起病是由于吃了两个熟透的菠萝,但没有发烧,炎症指标也不高。”陈燕飞分析张阿姨的病程进展后,也排除了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相关肝损伤。
陈燕飞表示,既往有文献报道过蜡样芽孢杆菌毒素中毒,引起肝衰竭甚至全身多脏器衰竭的情况。但由于引起张阿姨腹泻的“罪魁祸首“已经被消灭干净了,现在也无从考证是否为蜡样芽孢杆菌,但也不能排除。
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介绍,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性、中温、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是食物和化妆品中常见的污染菌,最喜欢的生长温度在28-35℃,所以这个季节高发。
天气炎热起来了,很多食物在室温环境下放不久。面对家中的剩饭剩菜,不少人会陷入两难的选择:倒掉?还是热一热继续吃?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常说的隔夜菜并不是如字面所说,放置了一夜的饭菜。科学来说,放置时间超过8-10小时的菜,都属于隔夜菜。
杭州市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陆梦珊提醒,隔夜饭菜在存储、二次加热的过程中,不仅会导致有些营养素的破坏和流失,还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剩菜剩饭食用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所谓彻底加热,就是要把剩菜剩饭加热到中心温度70℃以上,保持3分钟。
医生提醒,有些隔夜菜可以吃,但还是尽量少吃,按需备餐,吃多少,做多少。老人、孕妇、小孩、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吃隔夜菜要谨慎。剩饭菜加热不超过一次,并建议在2天内吃完,超过3天最好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