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深圳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商事主体达4226万户

时间:2024-01-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截至2023年底,深圳登记的商事主体累计达422.6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超860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742家,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名列前茅。深圳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生态,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1月27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举行。

  1月27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举行。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介绍深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总体情况,并与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局长罗冰、市教育局局长郑秀玉、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国宏、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刘佳晨就深圳人才引进培养、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山海连城、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等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新闻发布会。

  好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郭子平介绍,深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举措,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称号。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截至2023年底,全市登记的商事主体累计达422.6万户,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561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超860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742家,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名列前茅。

  深圳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生态,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深圳将对标国际通行规则,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加快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促进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郭子平表示,大力支持经营主体投资兴业。重点推动深圳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落地实施,进一步放宽电信、能源电力、数据要素等领域市场准入;在前海合作区探索建立公平竞争集中审查制度,加强政策制定的公平竞争审查。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郭子平表示,将以先行示范标准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让企业投资贸易更加自由便利,让居民个人工作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厚植发展的沃土。

  罗冰介绍,人才是第一资源,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2023年11月1日,在第七个深圳“人才日”当天发布了《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树立“不唯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的鲜明导向,出台人才引进、培养、开发、使用、服务五个方面30条举措,向全球人才传递“深爱你 圳等你”的声音。

  罗冰表示,深圳正在加快推动“三个更加”意见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天下英才的向往之地、汇聚之地、圆梦之地,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

  教育是营商环境重要的保障。郑秀玉表示,深圳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通过扩供给、促公平、提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增加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方面,自2020年实施百万学位攻坚战计划以来,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4.4万座,其中幼儿园学位9.41万座、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46.08万座、公办普高学位8.96万座。2024年,将持续加强基础教育学位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座。

  在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目前,全市已建立71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力争到2025年,组建80个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深入推进“五育”并举,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圳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推进体教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班-校-区-市”校园体育竞赛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2024年,深圳将谋划推出一批惠师政策举措,分批出台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氛围若干措施,扩大学校“双班主任”制度实施范围,做好校长教师分层分类培训培养,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教育家型校长、优秀教师,加快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生态环境其实是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资本、最亮的底色,也是最大的硬核竞争力之一。

  张国宏介绍,深圳“山海连城”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发挥深圳山海资源优势,贯通“一脊一带二十廊”生态骨架,构建“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将绿道网络、公园绿地、山海资源与城市生活、产业空间编织在一起,营造通山、达海、贯城、串趣的生态游憩网络,让深圳人在家门口享受山海城美好生活。

  2023年,全市新建提升都市绿道、远足径郊野径365公里,打造首批40条特色步道,基本构建起“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2023年新增种植乔木36万株、新增立体绿化36万平方米,抚育认定林荫道319条,“绿美为底,四季有花”的城市绿化生态格局更具魅力;2023年,新建改造各类公园30个,全市公园数量增至1290个。

  张国宏表示,后续还将推出融入一体化、智慧化的“山海连城应用场景”,市民可在系统上查询到所有路线和景点信息,实时了解最新的户外活动资讯,让市民朋友方便地走向户外、走向自然、体验山海美景。

  刘佳晨介绍,深圳围绕“建好一个平台、完善一张清单、建立一套标准、形成一系列机制”,深入推进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3年,“@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总服务量达3715万,同比增长27.6%,服务对象超500万人;诉求处置效率明显提升,2023年,诉求平均办理时长压缩了66%,诉求办理不断提质增效;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2023年,市民整体满意率99.49%,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