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常引起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可并发肺炎和心肌炎等。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感染人的主要型别有甲型H1N1和甲型H3N2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B(Victoria)和B(Yamagata)系。
流感发病率高,全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患者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普通感冒:症状一般是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可能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一般一周内就能自愈。
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头痛、咽痛,干咳、肌痛、乏力、食欲减退,也有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等。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需较长时间。
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甚至死亡,需特别关注。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婴幼儿、在校学生、孕妇、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是流感并发症罹患危险较高的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病毒疫苗;
2、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腔;使用肥皂、含酒精洗手液等,用流动水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手;
4、注意卫生,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遮挡口鼻,防止飞沫远距离传播喷溅;实在不方便时,用手肘部遮挡口鼻;
6、保证营养,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要注意保暖,适量增减衣物;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