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期,解放军多架次军机穿越所谓“海峡中线海里线”毗连区空域,引起了台湾媒体的热议。这一举动引发了台军方的强烈不满和威胁,宣称解放军一旦经过警告无效将会遭到打击。
据台湾媒体报道,解放军军机靠近24海里线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台湾的海、空军训练区域,还直接对台湾的空防安全构成威胁。解放军的常态化军事行动逼迫台军所谓的“最后防线”不断后退,形成了新的既成事实。
为了演练保护抵御解放军攻台的“最后一道防线”,台军举行了实弹射击的“镇疆操演”。然而,这样的操演规模较小,内容大同小异,对于解放军的实际威慑力有限。
尽管台军方对解放军的活动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威胁,但台湾民众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感到紧张。街头采访显示,许多民众对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已经麻木不仁。
然而,大陆军事专家认为,解放军在台周边的常态化军事行动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不断穿越所谓的“海峡中线海里线,解放军逐渐巩固了在台湾周边的影响力。这种常态化的军事行动形成了新的既成事实,对台湾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台军的操演规模有限,演练内容大同小异。即使包括实弹射击在内的演习,对解放军的实际威慑力也是有限的。这导致台军的“最后防线”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提升,反而被解放军的常态化军事行动进一步削弱。
面对解放军的挑衅,台湾民众的麻木不仁并非出于无知,而是对于台海局势的现实认知。他们已经逐渐明白,单靠台军有限的力量无法抵挡强大的解放军。解放军的军事行动不仅是对台湾民众的心理战,更是在形成全方位的压力。
然而,台湾并非孤立无援。国际社会对于台海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加深,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使得解放军在考虑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权衡外部因素。
对于解放军来说,通过常态化军事行动逼迫台湾“最后防线”的后撤,达到了一种政治和心理上的震慑效果。解放军并非急于发动解放战争,而是通过施压和威慑来改变台海的现状。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解放军常态化军事行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台湾必须保持警惕,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与此同时,台军应当加大军备建设力度,提升自身的战略威慑能力,以确保台湾的安全与稳定。
整体而言,解放军在台湾周边的常态化军事行动确实对台湾构成了一定压力,并形成了新的既成事实。然而,台湾民众对此麻木不仁,并非因为无知,而是对现实状况有着清晰的认识。台湾需要在保持警惕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战略威慑能力,并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以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是台海问题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双方应当以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只有和平稳定的台海才能带来真正的福祉和发展机遇。